第405章 此诗作在赞陛下北征高句丽之举(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晴了 本章:第405章 此诗作在赞陛下北征高句丽之举(三更求订阅求推荐)

    chap_r();    第405章    窦氏不禁多看了这位思路清奇的女婿两眼,认真地考虑了一番之后,不得不点头承认。    “贤婿年纪虽轻,看天子秉性,倒是看得透彻,还真有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不过好在,谦与家父,终究算得是为大隋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    而今日陛下让丈人软禁我们父子的态度就已经表明,他至少还舍不得动我们父子。”    “嗯,贤婿言之有道。”    “话说回来,我着实有些想不明白我舅父为何非要跟着杨玄感去干这等事情。”    杨谦的眉头紧皱,好歹韩世谔也已经贵为公侯,跟着那杨玄感造反,是真的不明智。    李渊抚着短须呵呵一笑,慈眉善目地向杨谦解释起来。    “那是因为贤婿你太年轻了。大隋的根本应该是在关中,可咱们的陛下身边信重得宠的,却多为南陈旧人。”    “且陛下又恐天下世家门阀在朝中势力过大,大业三年才会下令,除公侯之外,以下诸爵尽除。”    “他这么做,可就是断了那些勋贵的子孙后代入仕为官的根本……”    听着李渊娓娓道来,杨谦总算是明白了,看来杨广的确是能够看出大隋的弊端。    可问题就在于他的手段过于酷烈,这才会导致尚在朝中有着大量话语权的勋贵以及世家门阀的不满和反对。    杨谦也想明白了,杨广,或者说开创了科举入仕的大隋王朝,本身就已经站到了原本把持着朝庭官僚机构的诸多世家门阀与勋贵的对立面。    如果说,大隋朝如此能够一直维持长久的强盛和皇权的强大。那么在力量的此消彼长之下。    原本掌控着仕途和朝堂的世家门阀与勋贵们终将会被扫荡进故纸堆中,难以危害。    但是这个时间,必定会很漫长。可偏偏,杨广这位大隋二世,太过于狂妄自信。    总觉得在他的积威之下,天下无人敢逆其意志,肆意妄为之下,生生让强权的大隋天子,在一次次的北征,以及平叛。    生生将那些忠诚于大隋王室的军队消耗殆尽,这自然就给了其他势力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与时间。    再加上他偏偏不汲取教训,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浪。    可以说,大隋王朝被颠覆,既有利益集团的冲突,更有他自己本身的作死天赋加成。    而今,山东匪乱四起,越闹越大,已经令天下惶惶之际。    杨广却根本没有理会,只让诸郡调兵镇压,而大隋百万虎贲,却被扔在异国他乡,为了他的意气之争继续卖命。    国中空虚,本就因为杨广千方百计地打压,而早就已经心生不满的杨玄感。    看到了这样的局面,诸郡兵马被那些作乱的匪乱所吸引,国中百万虎贲尽在辽东之地。    自然也就给了他巨大的操作空间,简直就像是杨广主动送上了一个绝佳的造反机会。    本身就一直担惊受怕,生恐哪天杨广拿自己开刀。现在倒好,突然有了这么一个绝佳的造反机会摆在眼前。    杨玄感正所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皆有,他若不反,更待何时?    “没事吧?”李秀宁看着杨谦问道。    听了半天的八卦,终于明白了杨玄感造反根由的杨谦摇了摇头。“放心吧,肯定不会有事。”    #####    殿中的文武大臣终于都退了下去,杨广呆呆地坐在御案后方,眉头紧锁。    此刻,殿内,只剩下了文官之首的虞世基,有些忐忑不安地时不时看一眼杨广。    而殿中的那些宦官们也都显得很是小心翼翼,生恐某个不经意的举动,就激怒了这位此刻心情十分不美丽的大隋天子。

    <script>show(pc_middle);</script><strong>auzw.com</strong>    “虞卿,朕难道错了?”这个时候,沉默了许久的杨广声音里边透着浓浓的疲惫。    “陛下,楚,杨玄感作乱,乃是他据功自傲,承其父荫,却不知恩图报。”    “反倒鹰视狼顾,窥视皇权,此人,早当诛之。”    虞世基的这番话,让杨广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其实虞卿你还有一点没看明白。”    “朕要的是皇权不受世家门阀以及勋贵的左右,这难道有错吗?可他们,却还希望像前几朝一般,朕当然不能答应。”    “陛下圣明。”虞世基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不是不明白,而是不好言说。    杨广目光一扫,看到了那位王公公还留在殿内,两眼微眯,朝着王公公颔首道。    “小杨卿家可有新作?”    王公公赶紧趋步于前,小心翼翼地答道。    “陛下,小杨官人确有新作,奴婢当时还担心自己给忘记了,所以特请杨小官人抄录了下来……”    “拿来给朕看看。”杨广总算是有了点精神头,手指轻敲御案。    王公公不敢怠慢,从怀中取出了宣纸,恭敬地奉上了御案。    杨广抄起之后,原本紧锁的双眉,渐渐地舒展了开来。头颅轻摇,满脸异色,啧啧有声。    得见天子如此表情,虞世甚忍不住前凑了两步。    这个时候,终于阅罢的杨广缓缓地放下了这首诗作,感慨地道。    “小杨卿果然不负其才名啊,这等佳传,当可传世。”    虞世基看着宣纸上的诗作,轻声诵读起来。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读罢,虞世基意犹未尽地砸了砸嘴。“此诗作,着实让臣品罢,犹觉得满口余香。”    杨广亦深有感触地点了点头。“气势磅礴,雄浑严整,而其情哀切动人。”    “不书其名,却已知其志之坚,唯精卫尔……”    “好小子,他这是在告诉朕,便是像精卫这等细小到不屑提及名字的鸟儿,都识恩怨,能耐虽小,却也能够执着而行之。”    虞世基目光一闪,嘴角玩味地扬了起来,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    “陛下,臣倒觉得,杨郎君此诗作,正是在赞陛下北征高句丽之举。”    “小小虫鸟尚知恩怨当偿当报,何况于人。就算是世人讥笑此举太轻率,杨郎君却觉得,这样的专一与精诚却是值得赞叹的。”    杨广浓眉一扬,再又重诵读了一遍,原本因为今日之变故而难看的脸色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以下字数免费)感谢书友枫叶(丁丁)的打赏,三更奉上,感谢书友们的支持,明天继续努力    ://.xx.com//75/75725/5115136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x.com。全本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xx.com    <!---->


如果您喜欢,请把《隋唐君子演义》,方便以后阅读隋唐君子演义第405章 此诗作在赞陛下北征高句丽之举(三更求订阅求推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隋唐君子演义第405章 此诗作在赞陛下北征高句丽之举(三更求订阅求推荐)并对隋唐君子演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