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02)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齐氏孙泉 本章:分卷(202)

    江月初眼前一亮:那是不是咱们到了青藏,在那边就能顿顿吃上了?

    黎韩非摇头:玄,除非是所有人一起吃,只有咱们的话,每次最多出去单独开小灶。这时间长了也容易惹人猜忌。不过刚去的时候倒是可以舍本多买些,让大家都吃上一些。

    江月初只道:要是所有人都往饱了吃,那可真有的花了。

    黎韩非粗略算了一下:往饱了吃的话,每个人至少也要五两肉,一万人也是五千斤。就算是牛肉,一头牛的出肉率哥,你知道出肉率多少吗?

    窦林伟岁数最大,知道这个:一半吧,一般一头牛有一两千斤。

    那就当一千斤,那出肉是五百斤,其实两头牛就够了,内脏一类零碎处理了也能吃,怎么也够了。这么一算,好像其实吃不了多少的。

    江月初道:其实也不能这么算,五两肉比拳头还小。怎么也不能说是往饱了吃啊。

    那就四头牛,咱们有猪有羊的,还带回来不少东西,还怕买不起鸡头牛吗?羊也要买。必须多养。不然要是天天都牟足劲吃肉,一天三顿,就是一万多斤肉,一年三百多万斤,买是买不起的,就得自己养。

    江月初调侃道:这么说来,还是咱们一船上的人最好养活,养几只就够吃了。

    江月东不忘挤兑一句:养多少能架得住你嘴馋?

    江月初嗤笑:谁嘴不馋?这是天性好吗?你要不馋我顿顿给你白米饭,一颗盐粒子都不给你,敢馋把你嘴缝上。

    江月东抬手就要打,船上自然优势一片哄闹。

    黎韩非吃顿饱饭,身上也热乎起来。一时困意上来了,就趴在桌子上想眯一会儿。

    越城瞧见了,拨了拨他的脑袋,干脆将人抱起来了对其他人做了个嘘声。

    随后将越城带回卧室里头。这里还留有被褥,只是半个月海上的日子都没有人住,被褥都很潮湿。凑合一下倒是勉强能用。

    黎韩非醒来的时候,还是在原型的鸣笛中吵醒的。

    这时候都已经出发了。

    黎韩非醒来看一眼时间,在看看守在旁边的越城。

    现在在哪儿?

    去青藏路上。你都睡了四个半小时了。

    黎韩非抽了抽唇角:你都不带叫我一下的吗?

    你最近太激动都没睡好,好不容易痛快的睡一觉,干嘛不一次睡饱了?越城走过去做到床边,给他整理一下被压出褶子的衣服。

    总感觉没了仪式感。黎韩非直接将自己的脸往那个越城的锁骨上一塞,蹭了蹭,贪婪的去闻他身上的味道。

    这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过去的黎韩非从来没觉得谁的身上味道有什么不一样,只能说有的人汗臭味更浓一些,有的人喷的香水更讲究一些。

    只是自从跟越城有了亲密动作以后,他就能清晰的闻出对方的味道,是那样的迷人,没有可形容出来的词汇,味道也很淡,可偏偏就是那样让人上瘾,让人恨不得贴上去闻好久好久。

    他家兔哥也太迷人。

    黎韩非这边蹭着越城的锁骨不肯松手,越城伸手按住了黎韩非,犹豫些许,还是任由黎韩非的动作了。

    若不是怕路上有别事情,就看他此时的动作越城都想把他就地办了。

    办手续的时候是哥出面的。不过后面路过一些站点办理手续还是要你来。不然之前一直是你,忽然换人了可能会让人怀疑。

    知道了。黎韩非就贴着越城的脖子,嗅着他身上的味道,又有点昏昏欲睡。

    要不回邮轮睡?越城问道,这里的空气有些潮湿,肯定会不舒服。

    不用,你让我抱一会儿,一会儿我就不困了。

    这近乎撒娇的话让越城将人抱的更紧了,轻轻亲了亲黎韩非的耳朵,俩人就这样抱了半晌。

    这开船的一路上也不轻松,从粤省到青藏地区,最近的,也要六七个小时,而且是全速前进。在境内全速前进显然便是,路上遇到山峦地区,和驻扎地,也要绕路,和小心驾驶。

    船开出去大概四个小时,这姑娘图遇到了一个站点办理手续,就是黎韩非去的。

    瞧见了他,工作人员都挑眉调侃。

    睡醒了?

    黎韩非多少有点害臊,讪笑道:好几天没睡了,吃饱一顿就犯困。他们也是,也不知道叫醒我。

    工作人员点头:他们心疼你是好事。再说你还在长身体呢,这时候要是饿着了,对以后都不好。没事,签完字再回去睡吧。

    听此言黎韩非忍不住抽了抽唇角,这话说的就好像他是个不大的小宝宝似的。

    黎韩非也确实不大,今年才十九岁。放在过去,也不过是个大二学生,还在跟家里撒娇呢。

    而现在的黎韩非,已经是生命树这家公司法律意义上的老板,同样也是南极生命树集团的董事长。

    说是年少有为一点都不为过,不过本质上还是个刚长大的孩子。

    办过了手续后,黎韩非借此机会直接回邮轮了。

    先前他在渔船上睡着了没回去,船上的人们还有些担心。现在回去了,不少人头探头看过来,黎韩非看见谁都能打声招呼,只是看的人越来越多,他也知道害臊,就加快步子回屋去了。

    因为已经进入了国内,眼前最重要的是安顿。所以黎韩非没有给他们太繁重的工作,只要牲畜喂了就行,其余时间基本都在休息。

    黎韩非回卧室,黎韩承也过来了,直接递过来了先前出发前政府给每个人做过的登记。

    第213章

    黎韩非是完全忘记了这茬的,看着那一沓列表,忍不住道:这都是我睡着时候登记的?

    黎韩承摇头:怎了可能,其实是从咱们离开的时候就开始了,这边写了具体的报告上去,他们过来经过确认后录入程序。咱们回去是录入成功。

    黎韩非好像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只是公司里关于人口问题一切由哥哥全权负责,他很了解员工们的每一个人,也知道他们做的每一件事。所以让他来负责,黎韩承可以很放心。

    外籍的人也没啥问题了?黎韩非往后翻,在后面看见外籍人员,都是手写的,有的外文写的很潦草,上面还有黎韩承用中文写了个音译的名字。

    他们暂时用的是签证,不过是半年起步的。等半年以后,估计会有新政策下来。

    黎韩非点头:现在咱们国内自己的事情还没搞定,外籍人员确实没那么多精力。主要是咱们船上外籍人员不少,有外籍华人,有亚裔也有欧非裔。这些以后但凡政策上有什么防备,咱们都不会方便。

    越城探头看了一眼,只道:其实只要民间没有种族问题,国家那边就算没有具体政策,大概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黎韩非知道:以咱们国家体制大概率不会有问题吧,又不是像M国那种各种主义都可以搞点事。

    还是那句话,华夏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大概率不会出现太严重的事情,就算有个别事情,也不会全盘否定所有。

    只是这种事情也是想不明白的,越想越觉得麻烦。

    更何况上面没个通知,这边有所揣测并付出行动也不好。

    登记上就好了,以后最好再有个证件一类的。方便管理,也方便上面以后调查。黎韩非道。

    他们那边已经准备了磁卡,等安顿下来确定长期居住以后就会派发。不过后续会研发更加方便携带的手环。货币暂时才用数字货币,可以直接用手环交易。黎韩承道。

    黎韩非挑眉:他们告诉你的?

    黎韩承只道:我想知道点什么还用人告诉吗?

    这话说的实在。在南极时候黎韩承能感应到整个南极。南极大陆可是比华夏的内陆还要大上很多的。南极尚且没问题,何况是华夏。

    华夏确实相对更加复杂,人口也众多。真想什么都知道也不现实。可一些特定的事情想知道也是如囊中探物一般容易。

    那是不是手环就直接当身份证和存卡用了?

    越城道:不能算是存卡,存卡只是储存现金,但数字货币只要存在。就等于央行那边发行了一张等值的货币。只是没有纸质,但交易起来跟钱使用差不多。

    黎韩非是不想那么复杂:反正方便用就行,这么说新货币发行了?

    其实现在国内的原本货币还在用。黎韩承道,只是现在回到了粮票时代。不管想要从官方那里买到什么,必须要有对应的粮票,一些应用上是有改动的,不过大体上差不多。

    黎韩非不懂粮票,只道:这样虽说让原本钱多的人也可以限量卖,可没钱的人依旧没钱啊?

    开资什么的还是用粮票,粮票在民间可以换到大量现金,如果是官方的工厂话,会同时开现金和粮票去购买。所以暂时来看大部分地区用的都挺好。咱们去那边短期内也会用这个。

    黎韩非想想就忍不住笑:谁又能想到咱们是开的倒车?不过算起来这个确实最方便。

    也是缺乏粮食时候的无奈之举吧,越城道。

    黎韩非看一眼越城,用胳膊碰了他一下:难得你还知道啥叫粮票。

    越城没开口。

    其实黎韩非这一代人都有好多根本不知道粮票是什么,更不知道粮票长什么样子。

    就像越城说的,当物资极具匮乏的时候,只能用这个办法来限制供应,将定量的物资分给特定的某些人。

    毕竟国家不像黎韩非的邮轮,上面总共就一万人,谁吃上了肉,谁没吃上一目了然。当国家人口以亿为单位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哪个角落里还有饿肚子的人。所以从大局角度来看,必须要找到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能得到相对公平物资的办法。

    粮票就是其中之一。

    简单看了一下当前的文件,再有两个小时就要到那边了,黎韩非跟哥哥和越城在一块商量着,打算将之前想好的那种塑料温室完全推翻,直接就做那种蒙古包一样的搭帐篷温室。

    一来绝对坚固,不怕冰雹,二来圆型的种植面积虽然少了,可坚固程度却大大增加了,可以长期使用。

    塑料的话,就像用现在有的那个温室为目标来做。耗材也并不比金属帐篷好多少,但耐用程度远远比不上的。

    果然,有的计划就是不能想的太早,否则实地情况都没摸清就热火朝天的做下了决定,到头来才发现什么都用不上。

    等到的时候,新的构思已经有了雏形了,其实不用大改,就是新温室的设计图重新设计,其余的完全可以套用之前想好的,也不算太麻烦。

    等听到了长长的笛声,黎韩非忙穿上羽绒服打理一下自己,赶快跟生命树的管理人员汇合,并组织生命树成员,一会儿人要出去一批人见见那边的人,具体要不要全部出去,还是要跟他们那边儿商量。

    不管怎么样,从去年就开始心心念念青藏高原,现如今终于到了。

    黎韩非紧张得很,而且紧张之余还多了一个脑洞。

    现在青藏地区还会有高原反应吗?

    多半是不会有了吧。

    正胡思乱想着,黎韩非接到了电话,最后跟他商量了一下流程,随即又说了即将靠近的政府想要直接请所有人员吃一顿饭接风洗尘,倒是可能会让所有员工下船,船上只需要留下守着船的工作人员就行,后续守船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补偿。

    这可以说是给予了十足的面子了。

    商量好后,黎韩非将消息传达了下去,随后就是等待停船。

    船停下后,又有卫星电话联系,此时天已经到了深夜,既然是请吃饭,自然是要去主人家里去吃,宴席安排在陆地上,这边能让豪华游轮停靠的码头不多,最好的办法还是将其停在安全处,然后由小船来回接送。

    黎韩非也直接答应了,根本不会去怀疑上面别有用心,如果真的别有用心,就不用让他们来到这里了。

    出了甲板,黎韩非看到外面有长长一条船队组成的光路,邮轮放下的下船梯,正对着的,就是一艘三十多米的观光船。观光船的两边还有别的船。只相互打了个照面,那边就响起了掌声。

    黎韩非用力的对那边挥了挥手,紧接着那边的灯更亮了,黎韩非这才看见,那观光船的上面写着:

    热烈欢迎南极归来家人及生命树员工。

    黎韩非不觉鼻子一酸,仅仅看到了闪光灯,一边想要挡眼睛,一边又觉得这个画面可能要上媒体,不能太丢人。只强迫着自己睁大眼睛,用力对那个方向挥动。

    直到那边有人站出来,黎韩非这才快步从船梯上下去,路上还不忘对着镜头挥手,脸上尽可能做出最完美的笑容,结果因为太大弧度,让脸笑的都在发僵。

    大家一块下船来,今天的天气还算不错,风也不大,黎韩非、黎韩承和越城先下去合影,江月东等人连同管理层人员也一通拍了照以后,就匆匆进入船内避寒,然后生命树上上万人被一船一船的接走。

    进了船舱,那边领导这次迎接的人才笑道:半个多月前就听说了你们要来这边,早早就给准备上了。还一直想着会是什么样。真没想到咱们船这么大,还有着么些的人。再有你看着也着实年轻。

    负责接待他们的人四十多岁,身材微胖,笑的时候眼睛眯着,好像长着一张笑脸,倒也不讨人厌。

    黎韩非是个能办事的人,不过这样的年纪怎么看都是学生。能够领导这么多人,确实让人惊讶。

    黎韩非也相当谦虚,笑道:不过是他们照顾我罢了。再加上有我哥哥和越城,我才不至于出大错。

    这话就谦虚了,不管怎么说有这个本事也是年少有为啊。那边饭菜已经齐备了,安排了食堂和住处,住下来就算安定了。那人道。

    黎韩非顿了顿:我们还是要回船上的。

    那人笑道:你可别误会,咱们这边儿就是这样,来的人不管住什么,都要给安排住处,最多是长期住船的人,给安排的是多人宿舍,如果长期定居的,就以家庭为单位分配住处。咱们这边是一个公司,就按照集体来,八个人一间宿舍。不住的话就放着,若是一有什么特殊情况,离了船好歹还有个窝。

    这想的确实周到。

    那人又道:今晚都快十一点了,等吃完饭都后半夜了,总不能这样还回去住。先凑合一宿,也是熟悉一下环境,明天再走走看看。什么时候回船上再说。上面很看中咱们这次过来。往后怎么发展,从事什么事业写个报告上去就行,只要是对发展有利的,政府都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把《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方便以后阅读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分卷(202)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分卷(202)并对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