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7)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齐氏孙泉 本章:分卷(167)

    不直接夺走,让他们自己消耗完总没错吧。

    总之别想过一天好日子!

    他们兄弟俩失去父母后遭的罪,又一天算一天,黎珍珍必须全部给还回来!

    至于那个男人,也是他自找的。如果他有清醒之日,还那有得救。如果真一条路走到黑,那就是死了,也不干黎韩非的事。

    越城开锅盖翻了一下牛腩,感觉差不多可以收汁儿了,黎韩非忙过去接过来。

    后面的每一天,黎韩非除了学习,问江月初大船的情况,然后就是跟哥哥问生命树和黎珍珍的情况。

    吴若男虽然可恨,不过二人对她,还没到憎恨的地步。最多是觉得这个人缺教训。

    可对黎珍珍不一样。

    所以,自打他们三人被驱逐以后,就只有黎珍珍是不一样。几乎每次出了船舱,都会感觉外面的风都不对劲了,好像就是要将人吹进海里一般。

    就算能勉强稳住,那剧烈的狂风也能一瞬间打透身上的棉衣,只需要几秒钟,人在外面就抖得如筛糠一般。狼狈不堪。

    因此根本做不到在船上作业。

    可船上只有小小的船舱,大部分东西都在船上。做饭一类的,也是在外面。根本不出船舱,大部分活都做不了。

    三个人求生本就艰难,一开始,心疼老人干不了什么活还好。可时间长了,很难没有怨言。

    尤其是吴若男。吴若男很清楚,她虽然说错了话,可根源问题还是黎珍珍当年做的恶留下的孽力反馈。不然,有了亲戚关系在,小时候又一块玩过,有这个情分。吴若男怎么也不会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黎珍珍是一切的根源,现在又躲在船舱里,不肯出去干活。

    吴若男本就对前后落差难以承受,又哪里能忍受黎珍珍的偷懒?

    母女俩因此平日里经常吵架。这吵起来的时候,是没有好嘴的,脾气更差。吴若男最近本身就被捧的太高了,现在又只有三个人,常常跟母亲吵架以后,还会将前夫牵扯其中,将怒气迁怒在他的身上。

    用不了多久,这个本该相互依靠,艰苦求存的三个人,关系已经达到了冰点。

    黎韩非远程吃瓜吃的津津有味。黎韩承甚至细心到他们吵架的时候说了什么骂了什么都告诉黎韩非。这其中吵了多少老婆舌,黎韩非如数家珍。

    要知道,曾经的他连电视剧都不怎么看,现在看仇人狗咬狗,日子过得哪还有不爽的?

    黎韩非这边刚听了哥哥跟他转述的那边狗咬狗的瓜,就听见哥哥提醒他越城回来了。

    黎韩非不明所以,出门应出去,瞧见越城穿着棉袄带着一身寒气,也没敢离黎韩非太近,只道:准备一下,跟我去研究院的船。

    黎韩非不明所以:怎么了?

    跟你关系不大,是上次举报的那个卖毒的人,需要你指认一下。越城道。

    才抓到?如果才抓到,那效率也太慢了。现在不比过去,只要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那人就很容易抓到。

    早就找到了,只是一直没下网抓。现在背后牵扯出来了一条长线。一口气抓了上百人,是涉及南极各个领域之间的大案。性质太过于恶劣。需要一个庞大且完整的证据链。你见过其中几个人,就过去录个口供就行了。

    这么严重?黎韩非本以为只是一些巷子里的臭老鼠。没想到后面还有大鱼?

    其实一开始只是想要摸清货源。后来发现,他们的毒几乎是用不完的,在不停的往外产出。背后肯定有一个制作这个的据点。只是据点在国外,后来又经过了一番周折以后才收网。其他国家控制区该有个别的漏网之鱼,不过主犯基本都被抓了。

    黎韩非只觉得难以置信:哪里来的那么多原料?

    是直接从某些大国送来的。末世后用温室大量种植,以求尽快恢复贸易增加收益。你快换衣服吧,去去就回了。

    越城那边也有自己要忙的,最近回家都越来越晚了。为了避免菜会凉,黎韩非又坚持两人一起吃,所以一般是越城回家的一个小时前给个电话,黎韩非这边就开始准备。

    黎韩非忙回头进卧室换衣上衣服跟越城前往实验室。

    现在,差不多黎韩非只有要去生命树的时候才会来研究所的游轮,在研究所乘船离开。

    进了实验室,跟着越城一路到了一间接待室,一进屋就看见了两名海警。

    过来了!当时目击者就只有你还没确认过了。这些是照片,你能从里面挑出来你见过的人吗?

    这不是难事。那几个人作恶,甚至当着孩子们的面儿做推销。这种人黎韩非讨厌,自然记得很清楚。

    这两个人是,也只有这两个了。黎韩非道。

    海警指了指其中一张照片:那这张呢?你确定没见过?再仔细看看?

    黎韩非再仔细看看这眉眼,还是摇头:如果看过我一定有印象。

    海警这才笑了,显然,刚才是故意有此一问。

    小伙子记忆不错。

    黎韩非才十九,看上去是相当年轻的。

    年轻脑子活吧。黎韩非问越城,你看呢?

    跟你一样,这个人是被我用签子扎过的。当时在他右边那个,在粉末撒了以后,拼了命伏在这人身上吸的那人不在。

    怕不是应该吸死了。黎韩非吐槽道。

    海警倒是道:是吸死了。尸体现在还在解刨。

    黎韩非抽了抽唇角。

    行,你在这里签个字就行了,出去了别乱说就行。这里包含保密协议。

    签字便是对自己的证词负责后。越城本打算送黎韩非回去,正好迎面遇到了张院士。一段时间不见,好像张院士头上的白发更多了些。

    这么急着回去?张院士看了一眼黎韩非。

    越城道:他还有功课。

    是真打算跟你一块学了?张院士笑问。

    黎韩非点头:已经有一点基础了。也能啃一点原文书了。

    那教材看到哪里了?

    黎韩非看向越城,越城只道:大概是大二到大三的水准吧。

    张院士眉眼间多了几分惊讶。要知道,这一专业不像其他。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完全掌握的。黎韩非也就三个月左右,能达到这个进度,已经是相当有天赋的了。

    要是觉得差不多了,我这边给安排一场考试看看。若是通过了,可以考虑一边实习一边学。不然书本上的知识学得再多,没有实践也是纸上谈兵。

    别说黎韩非,越城都有些惊讶了。

    黎韩非有点难以置信的问道:我可以?

    张院士只道:当然不可能像研究生那样实习。你就当是在完全沉浸环境下的大学学习吧。你基础比不上学长们,小越虽然天赋高,可到底不是专业的老师。这里名师和优秀人才都不少。你跟他们多接触才是最好的学习环境。以后你的考试比别人密集一些,争取两年以内,就能达到硕士水准。现在缺人才,更缺肯吃苦的人才。

    第175章

    张院士让黎韩非准备考试,如果考试通过后,就先进入研究院,被内部的人才们带着,能够更快更扎实的继续学下去。

    其实真不怪张院士给开绿灯,实在是黎韩非这样有天赋的太少见了。

    这一专业艰难,需要刻苦的同时,也要看方法,甚至于悟性。否则再努力也只是假努力。

    黎韩非既然几个月内,就可以吃透几本教材,那么只要给充足的环境和条件,说不定真的能成为新一代的天才。

    这一专业,不缺十几岁就成为博士的人才。比如越城。

    却也不缺连续几十年努力,都没办法从考上博士,或是从博士生的位置上毕业下来的人。

    天赋,这个相当笼统的概念,可能都会影响到其今生未来道路的走向。

    黎韩非能明白这些,忙道:我不会让您失望。

    原以为是过来录口供,没想到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院长点头:你先等通知,考完试就可以进来了,考试时间我回头告诉小越了。

    等从研究院出来回家,黎韩非立刻问越城:我这算不算直接拿到进华科院的资格证了?

    越城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惊喜,看着他兴奋,这次倒是没有单纯的吹捧。

    算是,但也不全是。只能说是有了争取那个的资格。但最后能不能留下,还要看你自己,你需要学的还有很多我可能不能随时在你身边。

    黎韩非只道:大不了不懂的等回家我再问你。就跟学英语一样,纯英语生活里头学的最快。这一专业也是,总要浸泡在学术氛围以内才能一跃千里。除了你我还有我哥,进去以后,周围都是大佬,还有你和我哥带我。这样都学不懂的话,那我也是太菜了,

    越城当然不会反对什么。

    只是这样,你休息时间就不可控了。你要辛苦了。

    在家的时候,黎韩非只要完成了安排的作业,那他的时间就自由了,可以自由分配。可进入研究院以后,可就不是什么都由得自己了。

    你不过来了吗?黎韩非倒是不怕这个,不过咱们一块上班上学的话,可能就没有精力做饭了。

    到时候收拾房间、喂鸡、浇花都要掐着秒表来了,时间实在是太赶了。

    早上和中午吃食堂。晚上的话简单做一点就好。越城道。

    早上和中午都在家吃吧,中午吃一顿食堂是方便,黎韩非道,我之前可以做速食餐,就是提前做成半成品,吃之前加热一下就行。我之前高三的时候就这样。争取把一日三餐准备时间压缩到十分钟以内。并不难。

    黎韩非心底已经有了怎么做的灵感,伸手拍了拍越城的肩膀:保证不会把你饿瘦就是了。

    越城忍俊不禁,只是还不能一直呆在家里。

    越城离开后,黎韩非没闲着。这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忙了起来。

    外面天寒地冻的,就是个天然的大冰箱。所以黎韩非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准备。只要做出在冷冻下不容易变质的食品就可以了。

    人的食谱里,最起码要保证的,不外乎是碳水、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

    只要满足这些,那就是完美的一餐。

    首要准备的,还是方便食用的饭团。这个跟之前吃的饭团还不一样。那种日式饭团,看上去饭菜肉都有,但实际上配比有问题,并不健康。

    黎韩非先将牛腱子肉都给卤了,又煮了一些茶叶蛋。还有虾仁儿和鱼肉条。

    然后再将所蔬菜烫软了,用番茄炒的酱汁跟米饭拌在一起。

    这样,三百克的米饭,配上三百克左右的肉蛋虾一类组合的贴在一起,用保鲜膜包起来压扁冻上。

    一次拿起来就是一人份。就算是成年男人,早上吃这么一顿,一上午也不会饿了。晚上按理说吃这么一顿也可以。

    成年男人的基础代谢较高。如果这样还觉得饿的话,可以再多煮一颗蛋,或是多吃一些蔬菜。

    如果是女人,可能一半量就能够吃的饱饱的了。

    只吃这一个的话当然也是不现实了。黎韩非也做了一些现成的盒饭,荤素搭配,各种口味都有。做好以后,装进消过毒的饭盒里,密封起来放在外面冻上。等什么时候吃腻了那种巨大的饭团,再过来吃这个改善伙食也不错。

    这样,一个下午的时间,差不多就能解决一个星期左右的早餐和晚餐的问题。有了这次经验,再想这样准备,就可以早上走之前就将牛肉卤上。晚上回来,两个人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继续准备。

    这种吃法,差不多黎韩非高考的时候,用了一年多,偶尔放假时候,改善一下伙食,平时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反倒是因为营养丰富,黎韩非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一直都是全班最好的。

    黎韩非做完一半了,才想起来之前江月初做的海苔还有好些。又将海苔进拌剩下的米饭里。等做好了,黎韩非先忍不住就着做好的酱牛肉先吃了一大碗拌过的米饭。

    等越城回来以后,黎韩非刚将饭团冻上。忙出去拿回来一个给越城看。

    看着比脸还大的扁扁的饭团,就忍不住笑。

    其实食堂的营养也很好。差不多最好的伙食就在这里了。

    那中午吃一顿就够了,保持新鲜感。黎韩非拍了拍饭团,这个都快赶上板砖了。你说,要是准备几千几万个,是不是往后几年都不用做饭了?

    越城抽了抽唇角,没忍住伸手薅了一把黎韩非的头发:直接这一顿吃完了多好,争取把一辈子的都吃完。

    去去去,我是说真事儿。不过就算是冷冻,应该也有保质期的。可我怎么听说还有冻几十年的僵尸肉,不是也能吃吗?

    那个一般是战略储备肉,是极低温度在恒温且稳定的环境下储存的。环境几乎不变,更有严格的抑菌方法。如果咱们只是放在外面的话,是有可能感染低温下也能生存的细菌的。这里可是南极。随着冰川融化,随时可能有几亿年前的远古病毒、细菌被释放。

    黎韩非忍不住打了个哆嗦:那这个咱们还吃吗?

    为什么不吃?只是几天而已。不过咱们以后再杀鸡解馋就需要找机会了,不是随时进鸡窝抓来就能吃的了。说起来越城还是觉得有些遗憾的。

    不远处的鸡窝里小公鸡们集体打了个寒颤。

    又不是不放假。再说,你要参加项目,忙起来很正常。我算是大学实习生。时间肯定相对充裕。

    越城没再说。

    当晚夜里,二人就直接吃的黎韩非做饭团剩下的。黎韩非额外煮了汤,米饭就着酱牛肉和汤,这碗饭倒也丰盛。

    黎韩非的考试时间需要等消息,不过为了尝试黎韩非方法的可行性,第二天早上开始,二人就直接吃饭团了。直接将饭团连带着保温膜一块放到笼屉上蒸一下。因为饭团很薄,五六分钟左右就完全热透了,拿出来就能吃。

    这样的早餐可以起来后放到锅上点火,去洗漱完了以后,回来直接就能吃。

    方便快捷,味道也不差。长期吃也不容易腻的那种。

    这是黎韩非常年一个人独居,又要自己照顾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条件没有那么好,不可能雇佣工人照顾自己。又想要吃好。这样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如果您喜欢,请把《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方便以后阅读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分卷(167)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分卷(167)并对海水每天上升一米[末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