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家之路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十三圣子 本章:第六章 回家之路

    第六章 回家之路

    1

    出了户山中学大门,春绕道走了一条上学的时候和伙伴们经常一起走的山间路,他想重新体味一下少年时代求学之路的艰辛。又一次踏上了这条熟悉的曲折蜿蜒的路,路就像一条黄褐色的长蛇,在绿意浓浓的庄稼地里延伸着。

    时近正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丝风,路两旁的树木、庄稼都懒洋洋地站立在那里,枝叶无精打采的低垂着,一动也懒得动,路被晒得滚烫滚烫,一脚踏下去就会腾起阵阵土雾···

    穿行在密不透风的庄稼地里,春的整个身子都是**的,汗水顺着皮肤的汗毛孔源源不断地往外渗出来。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潮乎乎的热气,就像是坐在闷热的桑拿房里,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前面路边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块不大的阴凉,春紧走几步贴身站了过去。灼人的炙热感慢慢消失了,身上一阵清凉,春随手脱下了身上的衬衣,露出了里面的白色背心,随即斜倚着树坐了下来。

    从挎包里掏出一支揉皱的香烟,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春舒舒服服地吐出一个烟圈,惬意地看着几只草色的蚂蚱,在不远的草丛里不知疲倦地蹦来蹦去。

    在大学的时候,在难以排解那种难耐的孤独和寂寞的时候,春学会了抽烟。

    刚刚在政府和教委办公室那里,春本想给那些人敬烟的,可摸摸自己兜里那一块钱一包的“白金鹿”,春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掏出来。而这一块钱一包的“白金鹿”,还是春从父母给的不多的零花钱里面节省出来买的。春平时都不舍得抽,每也就在极度控制不住烟瘾的时候才会抽上一两支解解馋。

    抽完了香烟,春又倚着树休息了会儿,感觉一闭眼自己就能睡过去。

    春的老家离户山镇有十几里山路,村子的名字叫石门沟子。

    村子不通公共汽车,也没有公路。唯一一条通向镇子的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黄土路,路宽三四米,是普通的乡间生产路。

    高中和大学时期,春每次离家去学校,都是父亲用自行车驮着他的行李送到镇子西边的公路旁等候过路的公共汽车。而每次从学校回家,春也还是在镇西的公路边下车,然后步行半个多时走回家。

    翻过前面的山坡,春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村子,自己的家了。

    想到即将见到久别的父母和兄弟,能吃上母亲煮的香喷喷的饭菜,能舒舒服服地躺在自己的床上睡上一觉,春的脚步轻快了许多,身上的疲劳感也好像突然消失了。

    4

    站在村子东面的山坡上,春俯瞰着生养自己的山村。

    村子并不大,只有百十户人家,村舍在河的东岸蜿蜒排列着,足有二三里地长,看起来也是蔚为壮观。错落有致的村舍、翠绿的庄稼地、远近起伏的山峦、绵延的河组成了一副绝美的图画。

    但春心里明白,这美丽的田园风光只是一层华丽的外衣,起伏间落的瓦屋和草房,稀稀落落的几根自制电视线,透出了这个山村的贫穷与破落。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换钱的近乎原始的生活。

    春的家就在石门沟子村的最南面,有五间正房、三间偏屋和一个大院子。

    家屋门前是几排杨树,树林前面就是庄稼地;家屋的西面是一片菜园,菜园的旁边是一片竹林,竹林的边上就是村西那条蜿蜒的河;家屋的东边是一条曲折的村路,路旁不规则地排列着几棵高大的老槐树,树下拴着几头老牛。

    正是做午饭的时间,村子里到处是飘荡的袅袅炊烟。

    看着这熟悉的一切,春禁不住哼唱起了杭琪的《故乡》这歌。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河,围绕在村周围···”

    虽然,今一上午的经历和见闻,让春对这个社会和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产生了怀疑,但依然不能阻隔春对脚下这片生养自己的黄土地的热爱和亲近。

    山坡上微微有一丝凉风吹来,春用手抚了抚汗湿的头。

    看着生养自己的贫破的山村,春暗下决心,既然已经分配回到了老家,既然已经走上了教育这条道路,就一定要全身心地投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

    春要通过知识的传播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春要让这个改变从户山的教育开始。

    5

    下山的路春几乎是跑着去的,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冲到了村子里。

    一进村,春就看到了蹲在村口大槐树底下抽烟的父亲。

    “爸,”看着父亲蹲在地上伛偻的身子,春喊了一声,却不知道该些什么,嗓子哽咽住了。

    父亲只有四十多岁,正当中年,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日夜操劳,身体已经这样瘦弱。

    “回来了?你这孩子,就不能走慢一点?”春的父亲春书立看到了跑的气喘吁吁的儿子,眼睛里满是慈爱,磕了磕手里的烟袋,站起身来笑眯眯地,“就猜到你这几会回来,你妈让我到这里等。回来就好,走吧,咱回家。”

    春书立伸手接过儿子肩头的挎包,转身在前面走了。

    春望着父亲疼爱和责怪的眼神,默不作声地在后面跟着。

    父子两个在村子里穿行着,间或有村里人跟春书立打着招呼。

    “书立,儿子放假回来了?”

    “老春,今年是不是大学毕业?该分配了吧?”

    “还是老春有福气啊,儿子是大学生,能挣钱了···”

    ··· ···

    面对村人们热情的搭讪,春书立笑眯眯地回应着,羸弱的身躯也挺直了许多。

    春跟在父亲后面忙不迟迭地给村人们打招呼问好。

    6

    春是石门沟子村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也一直是春书立的骄傲。

    在春书立眼里,春是个懂事、明理、好学的孩子,从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当年春执意要报考东州师范学院的委培生,春书立也知道委屈了孩子。可那时候家里穷啊,所有的收入就靠那十几亩山地和一头老牛、两头肥猪。每年秋后算账,除去上交政府和村里的集资款、提留款、土地承包费等等,家里的收入就所剩无几了,根本无力同时供养两个孩子上学。一年要一万左右的学费和生活费,土坑里刨食的庄户人拿不起啊···

    还好,春最终考取了免收学费和食宿费的东州师范学院,给家里减轻了很大的负担。从春升入大学后家里的日子也就慢慢好了起来,不但还清了所有的外债,手里还略有盈余。

    现在儿子已经从大学毕业了,甭管分配到哪里去,都是国家干部了,在石门沟子村吃公家粮的人,掰着手指头都算的过来呢···每次一想到这里,春书立心里就美滋滋的。

    7

    家门口,春的母亲张秀丽正在树荫底下择菜,看到春书立父子俩回来,忙站起身打招呼。

    “,你可回来了!我就跟你爸你这几就会回来,妈每晚做梦都能梦到你呢···”,张秀丽着着眼圈就红了,撩起衣襟擦了擦眼角。

    “妈···”春喊了张秀丽一声,眼圈也红了。

    “干嘛呢?回家不是好事么?哭啥?”春书立朝着张秀丽呵斥了一声,随即又问,“雨跑哪里去了?”

    雨是春的弟弟,叫春雨,今年十四岁,正在镇上的中学读初三。

    春雨在屋子里已经听到了大门口的喧闹,急忙从屋子里跑了出来。

    “哥,回来了?”春雨看到站在家门口的春,惊喜地跑了过来,亲昵地一把抱住了他。

    春摸了摸春雨的头顶,呵呵一笑,:“个头都快赶上哥了,还像个孩子···”

    春雨笑嘻嘻地缠着春嬉闹。

    “雨,去把你二大爷和四叔叫到咱家喝酒,就你哥回家了,”春书立着急忙慌地安排着,“妈,你快去厨房收拾饭菜,今我可要好好喝两杯,嘿嘿。”

    春雨答应一声转身跑了,张秀丽去了厨房,春跟着父亲进了堂屋。


如果您喜欢,请把《九朝元老》,方便以后阅读九朝元老第六章 回家之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九朝元老第六章 回家之路并对九朝元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